【用冷靜掌控抉擇】
【李開復】2016-01-12
![]() |
【用冷靜掌控抉擇】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抉擇的遊戲,有風雨也有陽光。這其中最重要的是,我們要用冷靜的態度掌控每一次抉擇的全過程: 在抉擇前“重重”思考,抉擇後“輕輕”放下。 所謂“重重”思考,就是要培養客觀的、精準的判斷力。每一個重要的抉擇可能都與你自己的前途密切相關,但你在抉擇和判斷時,一定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,要避免自己的主觀傾向影響判斷的精準和客觀。 那麼,我們該如何做出客觀、精准的抉擇呢?我給大家提供三個建議: 第一、把影響你抉擇的因素羅列成一張“利弊對照表”。 在利弊對照表中寫出每個因素的利益和弊端,然後借助該表客觀地分析,哪些利益和弊端對你來說最為重要?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和理想?當你面前擺了這樣一張客觀而詳盡的利弊對照表時,主觀因素就不容易影響你的判斷力了。 |
第二、學會用概率論的方法看問題。
在大多數情況下,我們都沒必要認為,某種選擇的成功概率一定是100%或0。反之,我們應當學會分析一件事情“可改變的概率”或“可能發生的概率”。對於發生概率小的事情,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。另一方面,也不要等到事情成功的概率達到100%時才去做,因為即便做成了這種事情,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。
做概率分析時,可以列出“最好的可能”和“最壞的打算”,以幫助自己綜合考量。當然,許多抉擇並沒有這麼好的“後路”,在這種時候,我們既要謹慎地評估風險因素,也要在適當的時候有勇氣挑戰自己。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在闡述“領導力”時指出:“當你自估的成功概率達到40~70%,你就該去做這件事了。也許你會失敗,但拖延或等待的代價往往是更大的。
第三、當自己不確定時,學會謀之於眾。
多徵求別人的意見總是好的。那些更有經驗的人可以用他們多年的積累為我們指引方向,那些聰明絕頂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智商啟發我們的思路,那些懂得人際關係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情商幫助我們有效溝通……
當你詢問他人意見時,可以隨身攜帶上面提到的“利弊對照表”,與對方一起分析、討論,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他人的時間,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你的主觀描述影響他人。當然,你也必須明白,最終的決定權在你自己,即便你採納了別人的意見,你也不可以就此將責任推卸給他人。
所謂“輕輕”放下,就是說我們在做出抉擇後,應當坦然面對可能發生的任何結果,既不要因為抉擇正確而欣喜若狂,也不要因為抉擇失誤而悔恨終生。
例如,有的人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,每次剛做出決定,就立即緊張起來,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會導致怎樣的結果;有的人非常喜歡吃“後悔藥”,他們事先不通盤考慮,事後卻追悔莫及;還有的人過於敏感,本來自己做出的是客觀、公正的抉擇,但事後聽到別人的議論就搖擺不定起來……
其實,無論你的抉擇正確與否,無論它的結果如何,已經做出的決定就無法收回了,你只有坦然接受它,或者在今後想辦法補救。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,或者自己已經無法控制的事情,任何擔憂或悔恨都是多餘的。與其把時間花在無謂的焦慮上,倒不如把這些東西“輕輕”放下,然後一身輕鬆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。
轉載自李開復F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