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盤點人力 產學專班加強流向調查
【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】2016-03-28
教育部推動「「產學攜手合作專班」十年花費4億2000多萬元,但「半途而廢」轉讀普通班的學生卻逐年增加,且不少學生畢業後未留在相關產業工作。教育部表示,新學年開始,將重新盤點人力,進行各科系學生留向調查,同時加強企業責任,要求能優先聘用經濟弱勢的優秀學生,未來各科大也必須盤點專班畢業學生是否都進入相關企業,教育部將作為未來核定班級的參考。
本報日前報導技職專班人才流失,點出高職、科大和企業合作,旨在縮短技職學生學用落差的「產攜專班」,十年來流失率逐年增加。
有家長直言,產學專班讓15、16歲志向未定的高一學生,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開始工作,而且繳了全額學費給學校,結果「都在工廠實習」;也有科大老師私下表示,「越操的專班,流失率越高。」認為教育部統計結果有黑數。
教育部技職司長馬湘萍坦言,辦理產學攜手專班,是為了讓技職學生同時兼顧升學、就業,同時解決產業缺工問題,不過專班規模越大,問題也就跟著擴大,當「量」已經衝起來,就該轉而檢討「品質」。
馬湘萍表示,教育部最快這學期開始,將會要求學校調查留任情況、進行人力盤點,盼專班人才培養能對準產業。
改高三開辦 減少流失
針對部分學生因為興趣不符離開專班,教育部回應指出,專班過去只接受高一學生申請,但高一學生職業性向未定,致部分轉入一般班級,已修正「教育部補助及推動產學攜手合作實施計畫要點」,刪除「高職辦理年級以一年級為原則」的規定,鼓勵高職高三開辦,減少學生轉入一般班級。
此外,馬湘萍表示,未來專班將更著重弱勢學生的求學和就業需求,要求企業能優先聘用弱勢學生。教育部104年度已進行兩次專班檢討,105年正進行全面檢討,結果會作為未來後續推動政策參考。